找到相关内容166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的善恶观

    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,包括思想意识、言行举止等等。佛教认为关于“业”的学说,是佛陀为世人所说各种法中最重要的一法。业有“染”有“净”,人生的一切祸福际遇,都是由“业”的染净所决定。《佛说善业道经》中...无异。”作善业的人,将有好的果报;作恶业的人,必得恶的报应,因此,《佛说善业道经》,佛曾对龙王说:你(指龙王)所看到的这些大菩萨,这种奇妙、庄严、美好的形象,都是由于他们的善业而产生的。还有天龙八部(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2165210.html
  • 净土思想之考察

    寄待弥勒佛出世,继续推动。  A、释迦佛法时代  释迦世尊的佛法,虽有高下深浅之分,但其根本法则为善。例如‘善业道经’所说: “言善法者,谓人天身,声闻菩提、独觉菩提、无上菩提,皆依此法以为根本,...阶段,均以释尊所说的佛法,化导世间,使得人间逐步净化,净化人间的方法,便是善法,又名善业道。修此善法,能获现世利益,能致后世福报,现世净化身心,后世人天果报,乃至成无上菩提。正如‘善业道经’云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247538.html
  •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

    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。其中大部分源自小乘,但大乘佛教用“菩萨道”的精神作了发挥,在《郁伽罗越问菩萨经》、《善业道经》以及《般若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、《华严经》,特别在中国佛教高僧的大量著作中,都可以找到...佛教见解) ┘ 唐代实叉难陀译的《善业道经》对善有很大发展,称善是“永离杀生、偷盗……邪见”,并作了详细说明。此仅引三例: 若离杀生,即得成就离恼法。何等为?一、于诸众生普施无畏;二、常于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2460071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展望

    身善业);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(四口善业);不贪欲、不嗔志、不邪见(三意善业)。《善业道经》对此有详细的发挥,例如对不杀生的解释:   若离杀生,即得成就离恼法。何等为?一 、於诸...拙著 《佛教戒律和唐代律宗》,载中国艺术研究院《中国文化》一九九零年第三期。   (9)唐·实叉难陀译,《善业道经》,《大正藏》第十五册。太虚大师在一九三二年於汉口佛教正信会曾讲此经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2662483.html
  • 林丽淑:和谐世界,从心开始 ——对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几项建言

    善业道经》,以及中国固有之许多启蒙书,如《三字经》等,亦均可作为基本教材。 ... 2. 敝馆最近收到一位阿根廷籍比丘尼用西班牙文所译出之《佛说善业道经》...

    林丽淑 ( 美国芝加哥华藏净宗图书馆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0573305.html
  • 业障与忏悔

    我们是业的主人,是自己业的继承人,由自己的业而生,是自己业的亲族,依自己的业的支撑而活,不论我们造何种业,善的或恶的,我们必将去承担,这是肯定的,我们应当天天如此地思维及反省。   在《善业道经》...《善业道经》中佛详细的解说守持善业的功德∶   若离杀生,成就离恼法:一于众生普施无畏,二于众生起大慈心,三永断瞋恚,四身常无病,五寿命长,六非人常守护,七常无恶梦,寝觉快乐,八灭除怨结,九无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318548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往生之路 第八讲

    ,对于往生极乐世界来说,这种人天乘的资粮是必不可少的。因为善业是一切佛法的基础。佛在《善业道经》[1]中说,就像一切的建筑、草木等都必须依靠大地才能建立或生长,只有修好了善业道,保证身口意业清净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[1]《佛说善业道经》:“龙王!譬如一切城邑、聚落,皆依大地而得安住;一切药草、卉木、丛林,亦皆依地而得生长。此善道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往生之路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4004325637.html
  • 当生成就之佛法(李炳南)

    分明恶事不知是恶。现在根据著善业道经,举出一个标准来。能戒住不犯就是善,若是犯了就是恶。为著一目了然,列个表在下面。   身三业 杀生 偷盗 邪淫   口四业 妄语 绮语 恶...永远长生 三、再举一个古训作证明   丙、念佛怎么个念法  一、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二、念口气的方法   丁、念佛成功的助缘  一、善恶简单的标准 二、往生极乐三大要诀--信、愿、行  ...

    李炳南老居士编著

    |净土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259421683.html
  • 迅速种大福田的简单方法

    。百千万倍,恶报堪惊。地狱饿鬼,以及畜生。堕三恶道,万劫沉沦。难得易失,如此人身。作善业,修五戒行。生人天道,夙福非轻。诸佛如来,悲悯同深。广为说法,首重摄心。正念无作,离垢超尘。是故印造经像,上...障而不见金身?”抚躬自问,能不惶悚无地?今为消除罪障故,特别开此忏悔方便门。   修持戒行,为末世众生,度脱生死苦海,最重要、最切用之一方法。欲修戒行,当向律藏诸法典参求。在家弟子,宜读《善业...

    佚名

    |命运|福报|佛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2595931133.html
  •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: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

    善业道经》在解释不杀生时,提出“常于众生起大慈心”。隋代天台宗创立者智在《法界次第初门》中说,做到不杀生只是做到“止善”,还应进一步修德行善,应以慈心行“放生之善”。  大乘佛教提倡的菩萨之道,...和发展过程中,一直将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教化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。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“四谛”、“八正道”及“十二因缘”及“五戒”、“善”、因果报应等教义;大乘佛教的“诸法性空”、“中道”、“唯识”及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0039204.html